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36365.net 上海市监察局

上海徐汇徐光启:会通中西 经世致用
2017年8月1日 14:28

  WDCM上传图片

  徐光启

 

  徐光启(1562-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出生于上海老城厢的九间楼,1604年考取进士,后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为官三十余载,忧国忧民,官守清廉,1641年其灵柩归葬于当时上海西郊的肇嘉浜、法华泾和蒲汇塘的交汇处,从此徐氏后人在这里定居,繁衍至今,这便是今天的徐家汇。

  徐光启是明代著名科学家和“西学东传”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好经世致用之学,在农业、数学、天文、历算、军事等方面都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向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等学习研究西方科技知识,将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和水利等先进科学知识传入中国,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著有《徐氏庖言》《诗经六帖》《勾股义》等,编著《农政全书》《崇祯历书》,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

 

  徐氏家训家约

 

  徐光启胸怀“富国强兵”的救国理想和“以民为本”的爱民之心,提出“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崇尚“经世致用”的科学精神,“欲求超胜”以科学强国;恪守清正廉洁的为官之道,“盖棺之日,囊无余赀”,所存仅数箱手稿、几件旧衣。徐光启廉洁奉公、勤政爱民的宝贵品质和严谨求实、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数百年来一直为后人所敬仰。以先贤为榜样,践行爱国爱民、经世致用、清正廉洁的精神品格,成为徐氏子孙传承家规、家训的最好方式。

 

  ●视频脚本

  上海徐汇徐光启:会通中西 经世致用

  WDCM上传图片

  上海徐家汇

 

  提起上海,很多人都知道有处繁华地带,叫作徐家汇,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地名的由来同徐光启渊源颇深。1633年秋天,徐光启在京城去世,这个鼎鼎有名的上海人当时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灵柩回到家乡上海后,徐光启长眠在当时西郊的肇嘉浜、法华泾和蒲汇塘的交汇处,从此徐氏后人在这里定居,繁衍至今,这便是今天的徐家汇。

  当然,这位明代名臣、著名科学家留给上海的不仅是“徐家汇”这个地名的缘起,更留有“经世致用、捐己奉公、勤学求索”的家训家风。

 

   WDCM上传图片 

  上海徐光启纪念馆

 

  一生求索力主“会通”

 

  明万历三十六年春(1608年),47岁的徐光启回到了上海老家。

  这时的徐光启已在京城翰林院任检讨,因为父亲的去世,徐光启回乡守制三年。徐光启的贴身行囊中,带着由他和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刚刚付梓的《几何原本》。

  《几何原本》是西学东传的一本名著,由此,400年前的中国人接触到了西方的自然科学。徐光启字斟句酌地反复推敲,时光荏苒,冬去春来,两年翻译,三易其稿,此书才公开出版。

  徐光启纪念馆馆长冯志浩:

  徐光启说“欲求超胜,必先会通。会通之前,必先翻译。”翻译好以后,我们学习了东西,我们才能超过他。所以,徐光启不断地翻译,他觉得西方的几何是科学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基本的科学知识,那么才逐渐可以发展到其他更加精深的科学。

  《几何原本》是一本广为人知的科学名著,近400年来沿用至今。翻译中创造的点、线、面、平行线、直角、锐角等名词信、达、雅,沿用至今。梁启超曾盛赞此书的翻译“字字精金美玉,是千古不朽之作。”

  徐光启后人徐承熙:

  徐光启在冬季夜晚翻译《几何原本》,熬至深夜,甚至通宵达旦。这是什么?这是一种严谨的做学问的态度,也是严谨的做人的态度。这令我们后人们非常崇敬,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徐光启译著论著颇丰,他注重实学,开明开放,翻译、会通、超胜的科学精神伴随了他一生,也成为他留给后人的一份厚重的财富。

 

  WDCM上传图片

  《几何原本·序》

 

  经世致用强国利民

 

  在上海的日子里,虽暂处江湖之远,徐光启仍心忧其民,凡是对地方有利的事情,如建闸、蓄水、疏通吴凇江、保护文物古迹等,徐光启总是尽心而为,不遗余力。

  桑园曾是徐光启的农业试验田。回乡之年,恰逢江南水灾,稻谷无收,徐光启上书朝廷,请求拨银10万两,赈济灾民,并亲自在此屯田实验,引种受气候干扰较小的粮食作物——甘薯,使“居人便有半年之粮”,缓解了灾情。时至今日,上海徐汇的小学生们还以种植甘薯的特色课程纪念徐光启这一伟大实践。

  强调“以民为本,以食为天”的徐光启,家居三年,不仅试验田里种满了甘薯、大头菜、木棉,还依次写就了几本重要的农学著作。1628年,徐光启再次回到桑园时已是个年过六旬的老人了,虽无法把锄耕地,然而他却以桑园耕植的经历为第一手资料,完成了皇皇巨著《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共分12门,60卷,70多万字。书中大部分篇幅分类引录了古代有关农事的文献;徐光启自己撰写的文字有6万余,被誉为“杂采众家”又“兼出独见”的著作,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WDCM上传图片

  《农政全书》

 

  徐光启后人徐承熙:

  徐光启说,立身行道,治国治民,才不枉为人一世。他这个治国治民,从他一生来看,他更多是服务,为这个国家服务,为这个人民服务。他的一生始终贯穿了很深的家国情怀。

  徐光启的独子徐骥曾这样回忆父亲,“于物无所好,惟好学,惟好经济,考古证今,广咨博讯。遇一人辄问,至一地辄问,问则随闻随笔。一事一物,必讲究精研,不穷其极不已”。在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明朝晚期,徐光启不参与党争,而是专注于体贴民生,提出了一系列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家风清正捐己奉公

 

  上海在宋朝设镇,元朝设县,1562年3月21日,徐光启就出生在这里。其父为人“博识强记”,母亲“性勤事”。“孝顺、勤俭、爱国、崇尚实践、重视科技农兵”,这是父母留给徐光启的精神财富。

  徐光启7岁开始在龙华寺读书,课余喜登塔观鹊,雪天喜登城远眺,聪敏好学,胸怀大志。他七八岁时,就立下立身行道、提倡正义、反对邪恶的远大理想,力争改变“积贫积弱”的国情。

  徐光启20岁时考中秀才,然而之后的科考之路却坎坷辛苦,36岁中举,43岁才进士及第。在这漫长的科考过程中,由于家道贫寒,他只能以教书为生,一直游历到两广境内,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过程极大地开阔了他的眼界。

  为官后,徐光启也始终保持着俭朴的品性,视富贵如浮云。崇祯元年(1630年),徐光启主持修订崇祯历书。这是一部比较系统全面的欧洲天文学知识著作。不仅涉及历法,还有大量的天文学理论以及天文数学、天文仪器知识。此时的徐光启已经年过古稀、须发皆白,他日夜登台观望天象,冬不炉、夏不扇,孜孜不倦。徐光启临终之时,这部卷帙浩繁、贯通中西的大型历书已基本完成。这部137卷的历书,耗银仅870两。

 

  WDCM上传图片

  徐光启著译集

 

  徐光启后人徐承熙:

  徐光启非常简朴,十分重视教育自己的后人,言传身教,严格要求。七十大寿,许多下属、学生、亲戚、朋友都来祝寿,但他叫家人将贺礼全部拒之于门外,一律不收,以至于门庭冷落。

  徐光启为人正直,做官清廉,他的俸禄常用以补贴图书翻译、农业训练和军事教育等。在他的教育下,其独子徐骥,不苟取予,不赴燕集,自戒佚安,食粗衣浣,奉公律己,勤俭仁爱,成为400年来一代代徐氏族人传家立命的行为准则。

 

  泽被后世广济天下

 

  徐光启1633年去世时,《明史·徐光启传》中记下了这么一句话:“盖棺之日,囊无余赀。”他的遗物除了破旧衣服和被褥外,便是手稿和书籍。因无钱下葬,徐光启的儿子多方奔波,终于在七年之后落葬于徐家汇。

  徐光启后人徐承熙:

  先祖的榜样在先,他立下了垂范,大家都按照他的做法、他的思想去做,这是我们几百年来徐家所形成的比较独特的家风。

  徐光启以赤诚之心示祖国,以开放之心献科学,以进取之志求真理,传播文明之火。徐光启对上海影响深远,徐汇区因其而得名,后人聚居的徐家汇是上海城市副中心,在徐汇区还有因其而得名的光启小学、光启公园等。徐光启纪念馆日复一日迎来各地游客,他的精神至今仍感召着后人。

  徐光启纪念馆馆长冯志浩:

  上海从一个明代的三等县城,发展成为现在的国际大都市,离不开像徐光启身上这样的不断学习、开拓创新等这些精神的指引。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

  他的著作,他的为人,他的眼光思路与精神境界,不仅值得我们每个家庭尊敬与传承,对于上海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乃至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来说,他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推进文化厚度和历史深度的积累上都有着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徐光启已经远去了四百年,但是他的精神通过皇皇巨著,通过家风家训影响了后世很多人,至今仍给予着我们绵绵不绝的启迪。

 

    ●徐光启家训摘编

 

  “会通”中西

 

  一物不知,儒者之耻。

  ——徐光启撰《译几何原本引》

  【译文】

  对某一事物有所不知,这对读书人来说是可耻的事情。

  【赏析】

  在中国古代社会,学者有追求博学的传统。王充在《论衡·别通篇》中说:“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孔子学而不厌,随时随地周咨博访,不耻下问,开创追求博学的传统。此后,很多人把对博学的追求,进一步凝练为“一物不知,深以为耻”。

 

  欲求超胜,必先会通;会通之前,必先翻译。

  ——徐光启撰《徐光启诗文集》

  【译文】

  想要超越西方,必须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融会贯通之前,必须先把西方的科学技术翻译引进过来。

  【赏析】

  徐光启认为《几何原本》是“度数之宗”,“此书未译,则他书俱不可得论”,于是向利玛窦提议合作翻译此书。利玛窦则因为翻译此书颇有难度,劝他搁置此事。徐光启毅然以“吾避难,难自长大;吾迎难,难自消微,必成之”的气概,艰难求索,完成了《几何原本》前六卷的翻译工作。梁启超盛赞此书“字字精金美玉,为千古不朽之作”。

 

  经世致用

 

  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

  ——徐光启撰《书牍·复太史焦座师》

  【译文】

  使国家富裕,一定要依靠农业;使国家强大,一定要依靠训练有素的军队。

  【赏析】

  徐光启生于明末内忧外患之际,他忧国忧民,胸怀“富国强兵”的救国理想。经济上他主张“以民为本,以食为天”,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在上海桑园成功试种甘薯,推广至整个江南,拯救了广大饥民;他编撰的《农政全书》,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完备的农学百科全书。军事上他主张正兵强国,提出“今日用兵之要,全在选练”;通州练兵时,他垫发饷银,募集钱粮,为引进“红夷大炮”再次慷慨解囊;徐光启利用火器威力击退金兵,保卫了京师;他写了许多练兵、治兵的文章,将其军事理论和实践经验汇编为《徐氏庖言》。

 

  理不明不能立法,义不辨不能著数。

  ——徐光启撰《测候月食奉旨回奏疏》

  【译文】

  不明晰公理制定不出推导方法,不进行逻辑论证的辨析探究不出数量关系。

  【赏析】

  徐光启一生崇尚实用之学,讲究经世致用,主张科学必须有理、有义、有法、有数。他注重对客观事物作系统周密的调查,特别在学习和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时注重亲身实验,引进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技术。

 

  捐己奉公

 

  稼穑而得禾者,吾安之。稼穑而不得禾也,吾甘之。若不稼不穑,何以得禾?既有之不愿也。

  ——徐光启《毛诗六帖讲义(上)》

  【译文】

  通过农业劳动取得收获,我心安理得。尽力于稼穑之事但没有得到收获,我心甘情愿。如果不事劳作,如何取得收获?即使有这样的事,也不是我想要的。

  【赏析】

  徐光启认为尽力于稼穑之事,则收获多少都心安理得,不稼不穑而得到丰厚的收获,那便是非分之得,则心有不安。他强调获取物质利益的手段的合理性和道德性,提倡追求正当的物质利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有忠厚而兼正直者,如言仁则义在其中是也。总之二者非二物也。

  ——徐光启《正直忠厚辩》

  【译文】

  忠厚与正直,就像谈及“仁”时,“义”的含义已涵盖其中。总而言之,二者实质是相同的。

  【赏析】

  徐光启认为仁与义的关系就像正直与忠厚的关系,二者本为一体,谈及“仁”时,“义”已涵盖其中。从小习读儒家经典的徐光启,儒家仁义思想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

 

  若仪物之过丰,例无冒受;惟隆情之下逮,即衷切镌衔。

  ——徐骥、梁家勉编著《增补徐光启年谱》

  【译文】

  如果用于礼仪的器物过于丰盛,就不应该贸然接受;唯恐在盛情难却下接受了(而无法主持公道)。

  【赏析】

  徐光启他为官正直,克己奉公,一生清贫俭朴。官至礼部尚书,却偏居上海一隅,“室广仅丈,一榻无帏,则公卧起处也。奉旨册封庆王,拒收馈礼;通州练兵,自掏腰包购炮养兵。去世时“官邸萧然,敝衣数袭外,止著述手草尘束而已”,明史称“盖棺之日,囊无余赀”,堪称廉相。

 

  广济天下

  论为人,当立身行道……治国治民,崇正辟邪,勿枉为人一世。

  ——柏应理《徐光启行略》

  【译文】

  说起做人,应该修养自身,奉行道义……治理国家,安定人民,崇尚正义,驱除邪祟,这样才不枉为人一世。

  【赏析】

  徐光启生于明末衰败之时,从小立志要改变国家“积贫积弱”。他刚入塾读书不久,同学间谈起个人志向时,他就想着要立身行道,治国安民,崇正辟邪。徐光启幼小的心灵里便已经深藏心系天下的鸿志。

 

   WDCM上传图片 

  徐光启墓

 

  ●名家观点

 

  中西文化会通先驱徐光启

 

  徐光启(1562—1633年)生于松江府上海县(今上海市黄浦区)一个由经营商业转归农业的家庭。徐光启的家族,从其曾祖父时起,在六七十年间曾有三次较大的起伏,而徐光启则刚好诞生在家道第三次中落后的谷底。徐光启的父亲弃商归农,为人“博识强记,于阴阳、医术、星相、占候、二氏之书,多所通综,每为人陈说讲解,亦娓娓终日”;母亲“性勤事,早暮纺绩,寒暑不辍”。如此的家庭和父母,对徐光启后来钻研科学技术有良好的影响。

  青少年时代的徐光启,聪敏好学,“章句、帖括、声律、书法均臻佳妙”。万历九年(1581年)中秀才,“便以天下为己任。为文钩深抉奇,意义自畅”。中秀才后因家境关系,徐光启开始教书。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徐光启由广西入京应试,本已落选,却被同样主张经世致用思想的主考官焦竑于落第卷中拔置为第一名。但不久焦竑被劾丢官,转年徐光启参加会试也未能考中进士,他再次回到家乡课馆教书。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春闱 ,徐光启考中进士,即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入翰林馆学习,开始步入仕途。徐光启在翰林馆所撰课艺,表现出忧国忧民、经世致用、崇尚实学的思虑和渊博的治国安邦谋略,他是明末清初兴起的实学思潮中一位有力的推动者。

  散馆后被授翰林院检讨,不久丧父,返乡守制。此前徐光启即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的前六卷(初版于l607年),还译了《测量法义》。这是西方科学著作被译为中文的开始。在上海守制三年间,徐光启又对上述两部译作进行了修改;自幼关心农业生产的他还进行了农事试验,为救灾救荒,他引种并推广了甘薯,撰写了《甘薯疏》。

  1610年徐光启守制期满,回京复职,担任较为闲散的翰林院检讨。期间他用较多的时间研究天文、算法、农学、水利等科学技术,从事了不少这方面的翻译和写作:合译《泰西水法》,校订《几何原本》并出版了第二版,同时为《同文算指》《简平仪说》等书写序言。后来,他又到天津购置土地从事农事试验(1613—1618年),期间写成“粪壅规则”(施肥方法)和《农政全书》的编写提纲。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进攻,边事紧急。1619年,明廷召徐光启于病中,以詹事府少詹事兼河南道监察御史的新官衔督练新军。生于国家内忧外患之际的徐光启从早年起就关心兵事,胸怀“富国强兵”的救国理想,这期间他写了各种军事方面的奏疏、条令、阵法等等,后来大都编入《徐氏庖言》。由于财政拮据、议臣掣肘等种种原因,练兵计划并不顺利,徐光启也因操劳过度而回天津养病。辽东兵败(1621年),又奉召入京,但终因制造兵器和练兵计划不能如愿,再次辞归天津。三年多时间里,徐光启从事练兵的工作,虽已年近60,但不让壮年,保国守土的爱国忠心,昭昭可鉴。不久,因不肯就任魏忠贤委任的官职被弹劾,于是他回到上海(1624年),进行《农政全书》的写作(1625—1628年),自编的军事论集《徐氏庖言》也在此时刊刻出版。

  崇祯帝即位后,徐光启官复原职,不久任日讲官、经筵讲官,为天子师。后又升为礼部左侍郎、礼部尚书,成为朝廷重臣。这期间,其主要精力则是用于修改历法。徐光启从编译西方天文历法书籍入手,同时制造仪器,精心观测,前后分五次进呈所编译的图书著作,这就是著名的《崇祯历书》。这时,徐光启已70岁了,但其研究热情不减,亲自实践,融会中西,不失一代科学家的风范。

  崇祯五年(1632年),徐光启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机要。“每日入值,手不停挥,百尔焦劳”,“归寓夜中,篝灯详绎,理其大纲,订其细节”,宰相兼科学家的双重重担使徐光启不久便病倒。这年十一月,徐光启升为太子少保。崇祯六年(1633年)八月,再加徐光启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至此,他已位极人臣。十一月徐光启病危,仍奋力写作,并嘱家属“速缮成《农书》进呈,以毕吾志”。十一月八日,一代人杰逝世,终年72岁,谥号文定,墓地现存于上海徐家汇光启公园。

  徐光启无疑是译著“西学”最早的开拓者和代表性人物,他也因此被称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徐光启为我们留下了清正廉洁、勤俭节约、捐己奉公的宝贵品质,数百年来一直为后人所敬仰。(徐光启纪念馆馆长 冯志浩)

来源: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